在公益宣传片《Dream》中,我们看到了鲸鱼低语、鹈鹕呐喊、失去犀牛角犀牛奄奄一息模样,还有面对盗猎者不知所措小海豹. 这些画面深深触动了我们柔软内心. 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全球范围内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减少,濒危情况越来越严峻。
2018年,最后一头雄北方白犀牛去世,如今这个星球上仅剩下最后两头雌北方白犀牛. 北方白犀牛灭绝已是板上钉钉,印度犀、爪哇犀、苏门答腊犀、黑犀也都面临着惨淡境地. 栖息地丧失和犀牛角非法活动等,都是造成它们灭绝原因. 实际上,犀牛所面临问题,或多或少也是其他濒危野生动物面临共同问题.
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《地球生命力报告》,从1970年到2016年,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消亡了68%. 最近数十年,地球上物种消失速度是数百年前100到1000倍. 这些灭绝事件发生在亚马孙雨林益支离破碎环境中,在迅速变暖安第斯山上,在大堡礁外围海域,甚至发生在你家后院. 在推动其他物种走向灭绝同时,人类也在不断削弱自己生存基.
那么,作为科技工作者,我们该如何协助打击犯罪、保护濒危动物呢?
在打击犯罪过程中,条码管理系统我们需要完整证据链. 只有明确野生动物物种,才能进一步确定它们保护级别,从而对犯罪分子进行定罪和量刑. 这就涉及到了濒危野生动物物种鉴定问题。
根据《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物种鉴定规范》,物种鉴定指标通常包括宏观形态学、微观形态学、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指标。以往,我们通常通过动物外形特征进行物种分类,也就是形态学鉴定。然而,形态学鉴定劣势也很明显. 它对动物种属分辨能力并不高,且基于肉眼观察形态学方法容易受到主观影响.
因此,我们倾向于采用更加精确和客观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物种鉴定. 目前,最常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是DNA条形码技术。通过对动物DNA进行检验,我们可以直接、精确地判断它们物种,同时也可以作为形态学鉴定困难时补充.
DNA是生物主要遗传物质之一,条码管理系统由A/T/C/G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。无论是不同物种(如人、猴子、猫等),还是同一物种不同个体,它们DNA序列都是不一样.
以DNA条形码为例,它是一段特定长度DNA序列. 如果严格规定读取顺序,理论上,长度为10碱基对DNA序列就有1048576种组合方式. 而我们每个人DNA都有31.6亿碱基对。这说明DNA组合是无比庞大,独一无二.
DNA条形码技术通过对动物DNA检验,可以快速鉴定物种. 这项技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,不仅可以用于保护濒危动物,还可以用于检测食品安全、疾病诊断等领域。
DNA条形码技术出现,为保护野生动物提供了新手段. 通过准确鉴定物种,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保护策略,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,生态平衡。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,还需要更多科技工作者和全球合作,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珍贵野生动物资源. 让我们行动起来,共同守护地球上每一个生命. 。